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基於界麵張力弛豫法考察羥基取代烷基苯磺酸鹽的界麵擴張流變性質(二)
> 3種典型清水劑對不同原油組分界麵穩定性、油滴聚並行為的影響(二)
> 測量表麵張力/界麵張力的儀器有哪些?怎麽選
> 低總濃度下實現"超低界麵張力"與"高黏彈性乳狀液"的雙重突破
> 平麵流動皂膜表麵張力係數、厚度和流動速度實驗裝置及測量方法(一)
> 稀薄氧壓下原位生長銅薄膜的氧化程度研究
> 5種聚萜烯馬來酸酐聚乙二醇酯高分子表麵活性劑表麵張力、乳化性能等研究(二)
> 礦井瓦斯防治:表麵活性劑溶液表麵張力、泡沫特性及對甲烷緩釋效應(一)
> 磁場強度和磁化時長對除草劑溶液表麵張力、噴霧霧滴粒徑的影響(二)
> 棕櫚酸酯澱粉糊液理化性質及替代洗衣粉配方中的LAS去汙係數研究(二)
推薦新聞Info
-
> CO2泡沫穩定性原理、影響因素|CO2-EOR機理與應用前景(四)
> CO2泡沫穩定性原理、影響因素|CO2-EOR機理與應用前景(三)
> CO2泡沫穩定性原理、影響因素|CO2-EOR機理與應用前景(二)
> CO2泡沫穩定性原理、影響因素|CO2-EOR機理與應用前景(一)
> 球擬假絲酵母菌合成槐糖脂類表麵活性劑、降解含油廢水的表麵張力(三)
> 球擬假絲酵母菌合成槐糖脂類表麵活性劑、降解含油廢水的表麵張力(二)
> 球擬假絲酵母菌合成槐糖脂類表麵活性劑、降解含油廢水的表麵張力(一)
> 碳微球及氨基化碳納米管組裝單元的有序LB膜製備與性能研究
> 過氧化氫氧化處理堿木質素對合成表麵活性劑表麵張力的影響(二)
> 過氧化氫氧化處理堿木質素對合成表麵活性劑表麵張力的影響(一)
納米滲吸驅油劑種類、降低界麵張力和改變潤濕性的能力等機理研究(三)
來源: 《非常規油氣》 瀏覽 233 次 發布時間:2025-09-22
2納米乳液型滲吸驅油劑
納米乳液的粒徑為納米級,是由水、油、表麵活性劑和助表麵活劑等構成的一種分散體係。相比於普通乳液,納米乳液具有一定的動力學穩定性,能夠在數月甚至數年內不發生明顯的分層或沉降現象。納米乳液滲吸驅油劑的粒徑小,更容易進入更小的孔隙,可以降低毛管力和賈敏效應造成的滲流阻力,還能將親油表麵轉變為親水表麵,改變岩石潤濕性,降低原油黏附力,實現活性增效。
袁帥等將非離子聚氧乙烯醇醚表麵活性劑作為乳化劑,采用自發乳化法製備了O/W納米乳液,其分散性好且具有較低的界麵張力。通過研究發現,該納米乳液的加入可以改善儲層的潤濕性,通過潤濕反轉作用將油濕岩心的潤濕性由油濕改性為水濕,從而促使岩心中毛細管力的方向與滲吸方向一致,納米乳液的滲吸采收率(34.1%)相較鹽水驅(12.3%)采收率有了顯著提升。
LIU等采用微乳液稀釋法以D-檸檬烯、非離子表麵活性劑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陰離子表麵活性劑十二烷基硫酸鈉(SDS)、正戊醇和NaCl溶液為原料製備了1種新型納米乳液滲吸驅油體係。研究結果表明,在70℃環境下,納米乳液的粒徑隨體係質量分數的增加而減小,納米乳液分散性好。使用該納米乳液進行滲吸驅油實驗,滲吸采收率可達到51.39%,表明表麵活性劑穩定的納米乳液在低滲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方麵具有很高的應用潛力。
表麵活性劑穩定的納米乳液已用於提高采油率以有效調剖和置換,但其在惡劣的油藏條件下不穩定。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JIA等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DBS)與AlOOH納米粒子製備納米乳液。實驗結果表明,該納米乳液在高溫高鹽條件下能穩定存在6個月,這是因為對於AlOOH/SDBS穩定納米乳液來說,AlOOH納米粒子的加入,可以在乳液液滴周圍形成三維網絡結構,使乳滴不易聚並從而提高了納米乳液的穩定性。
KaushikA等采用高能超聲波法成功地製備出平均粒徑為192nm的O/W納米乳液。當這種納米乳液與納米Al2O3進行複配後,其乳液粒徑顯著減小,乳液體係的穩定性也得到了顯著提升。研究結果表明,Al2O強化的納米乳液體係能夠改變岩石的潤濕性,提高滲吸驅油效果。Al2O3強化的納米乳液體係滲吸采收率高達23.97%,而使用納米乳液的滲吸采收率僅為17.71%,這充分證明了納米材料在提升納米乳液性能方麵的巨大潛力。
納米乳液作為1種特殊的用表麵活性劑穩定的膠體分散體係,其液滴尺寸為納米級別。納米乳液中表麵活性劑分子的聚集性很強,遊離的表麵活性劑分子很少,可以大大降低表麵活性劑在岩石表麵的吸附損失,穩定性得到了提高。且納米乳液乳化能力強,可以有效降低油相黏度,從而提高油相流動性,增強滲吸效率。同時可以在納米乳液中加入納米顆粒,一方麵降低表麵活性劑用量,從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麵納米顆粒的加入,可以增強其在惡劣環境下的穩定性。未來應該聚焦於如何優化納米乳液的製備技術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材料提高納米乳液的穩定性,以實現納米乳液被更好的應用。
3生物綠色納米滲吸驅油劑
納米滲吸驅油劑大多引入了納米顆粒,在提高采收率方麵已經表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前納米顆粒主要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獲得,該方法形成的納米顆粒均質且在尺寸和形狀上精度比較高,但合成過程中涉及到多種危險的化學物質,對人類和環境不友好。因此,綠色環保納米滲吸驅油劑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
生物綠色納米滲吸驅油劑是指使用生物綠色環保納米材料製備的納米級別的滲吸驅油劑。這種生物綠色環保納米材料是從自然界中生物體中提取或者由生物體產生,如植物提取物、動物和微生物等。這類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降解性和安全性,對人類和環境友好,因此被稱為“生物綠色”。
為了實現油田的綠色高效開發,WANG等以生物技術為主題,將希瓦氏菌還原的生物納米粒子與芽孢杆菌產生的生物表麵活性劑複配,形成了1種穩定的生物納米驅油體係。納米顆粒可以在生物表麵活性劑中穩定分散,並且在改變潤濕性、降低界麵張力與乳化作用的協同作用下,更好地降低存在於岩心細微孔道中的毛管力,更高效地提高原油采收率,60℃下滲吸采收率可達54.89%。
董小龍等以價格低廉且環保的海洋生物金烏賊為原料,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分散法製備了1種天然CaCO。納米顆粒。通過開展接觸角測定和靜態滲吸實驗,研究了CaCO。納米顆粒吸附前後岩石的潤濕性和滲吸效率。經納米流體浸泡後,岩石的潤濕性由強親油轉化為弱親油,提高了滲吸采出程度。
AhmadiY等利用植物桉桉樹葉提取液和核桃殼分別合成納米材料ENC和WNC,研究了其對碳酸鹽儲層界麵張力和潤濕性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ENC和WNC均能降低界麵張力(IFT)和潤濕角(CA),且在相同條件下ENC效果優於WNC。在模擬油藏條件(70℃,13.79 MPa(2 000 psi))下,利用ENC進行了滲吸實驗,滲吸采收率高達60.13%。
生物綠色納米滲吸驅油劑的研發和應用,是創新、環保和經濟的結合,在石油開采過程中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有望成為未來石油工業的重要方向。但如何將這種新型驅油劑成功應用到實際的油田開發中,還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