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超親水超疏油複合網膜的製備及其油水分離性能研究
> W/O型Pickering乳液油水間的界麵張力對乳液穩定性的影響
> 91视频下载安装的校準方法
> 液態Ag-O係表麵張力和表麵過剩量計算、氧氣壓力和溫度的預測模型——結果與討論
> 瀝青質及其亞組分與烷基苯磺酸鈉水溶液在降低IFT中的協同機理(一)
> 微凝膠顆粒在氣液界麵處吸附動力學及動態方程研究——摘要、介紹、材料及方法
> 基於界麵張力弛豫法探討疏水改性聚合物與石油酸和瀝青質間的相互作用(二)
> 表麵張力的測定方法有哪些?
> 馬蘭戈尼效應在生活的應用【舉例】
> 濃度、溫度、二價離子、礦化度等對無堿二元複合體係界麵張力的影響
兩親性納米凝膠ANGs的親水性與乳液穩定性和相轉變行為之間的定量關係
來源:祁誌傑 TheDream Group 則君課題組 瀏覽 242 次 發布時間:2024-09-19
近日,柏林自由大學藥學研究所丹尼爾·克林格教授等人製備出一係列具有精確調節網絡親水性的兩親性納米凝膠(ANGs),該方法在預測和控製Pickering乳液類型方麵取得了顯著成果,證明了ANGs的親水性與其乳液穩定性和相轉變行為之間的定量關係。相關成果以“Amphiphilic Nanogels as Versatile Stabilizers for Pickering Emulsions”發表在Acs Nano上。
研究背景
Pickering乳液(PEs)是一種由固體顆粒在油水界麵穩定化的乳液,與由分子表麵活性劑穩定的乳液相比,具有更優越的長期穩定性。在顆粒穩定劑中,納米/微凝膠因其促進乳化和引入刺激響應性而受到關注。然而,提高其疏水性通常與從油包水(O/W)到水包油(W/O)乳液的相轉變相關,但目前尚缺乏將這種相轉變與納米/微凝膠網絡的分子結構聯係起來的預測模型。為了解決這一挑戰,本文開發了一種具有可調節疏水性同時保持類似膠體結構的親水性納米凝膠(ANGs)庫。作者開發了一種定量方法,通過ANG與水和油的Flory-Huggins參數差異來預測相轉變,為設計用於高級PEs的納米/微凝膠提供了重要的結構-性能關係。
圖1.具有不同網絡疏水性但類似膠體性質的兩親性納米凝膠庫
圖1展示了製備兩親性納米凝膠(ANG)的合成方案,以及不同ANG的性質。通過在反應性前體顆粒上功能化混合親水(HPA)和親油(DODA)胺,製備了具有不同網絡疏水性的ANG(圖1a)。動態光散射(DLS)數據顯示了不同ANG的流體動力學直徑,證明ANG保持了相似的膠體性質(圖1b)。非交聯DODA0至DODA40聚合物膜的接觸角表明,ANG的疏水性隨著DOD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圖1d)。綜上所述,圖1展示了通過後功能化反應,成功製備了具有可調網絡疏水性但保持相似膠體性質的兩親性納米凝膠庫,為係統研究網絡疏水性對乳液穩定性的影響提供了基礎。
圖2展示了使用不同親水性納米凝膠(DODA含量)製備的甲苯/水Pickering乳液的類型。具體來說,圖2a通過熒光顯微鏡圖像和照片顯示了不同DODA含量下的甲苯/水乳液,其中25 vol%的甲苯觀察到O/W乳液,而在75 vol%的甲苯中,從DODA10到DODA20觀察到從O/W到W/O的相變。圖2b總結了甲苯/水乳液係統中乳液類型對納米凝膠的DODA含量和乳液的油相體積分數的依賴性。圖2c通過SEM圖像展示了高分散相含量(DODA40,Tol-75)乳液和納米凝膠(DODA20,Tol-25)在粒子/液滴表麵的存在。
圖2.兩親性納米凝膠可以穩定甲苯/水體係的W/O乳液和O/W乳液
圖3展示了不同疏水性納米凝膠(ANGs)在甲苯/水界麵張力(IFT)方麵的研究結果。隨著ANGs的疏水性增加,甲苯/水界麵張力隨時間非線性降低,但不同ANGs的降低速率不同(圖3a)。IFT的降低分為兩個階段:初始快速降低(P1)和隨後緩慢鬆弛到平衡狀態(P2)(圖3b)。通過分析P1階段,可以得到描述ANGs界麵吸附速率的擴散係數D(圖3c)。不同ANGs的相對擴散係數Drel(相對於DODA0)與ANGs的DODA含量相關:親水的DODA0和疏水的DODA40顯示出最快的界麵吸附速率(圖3d)。通過分析P2階段,可以得到描述ANGs重新排列速率的半衰期(圖3e)。半衰期與ANGs的DODA含量相關:親水的DODA0和疏水的DODA40顯示出最快的重新排列速率(圖3f)。
圖3.甲苯與水之間的界麵張力(IFT)取決於ANG的疏水性和時間
圖4的主要內容是關於納米凝膠在甲苯/水界麵的膨脹、位置和變形。作者通過實驗研究了不同親水性納米凝膠在甲苯/水界麵上的行為。實驗使用了不同親水性的納米凝膠(DODA0-DODA40),通過在凝膠陷阱技術中固定納米凝膠在油/水界麵上,然後通過原子力顯微鏡(AFM)測量納米凝膠在水和甲苯中的突出高度。結果表明,親水性較強的DODA0納米凝膠在水中突出較高,而在甲苯中突出較低;而親水性較弱的DODA40納米凝膠在水中突出較低,而在甲苯中突出較高。這些結果表明,納米凝膠的親水性會影響其在油/水界麵的位置和膨脹行為,從而影響其乳化能力。親水性較強的納米凝膠更傾向於與水相相互作用,而親水性較弱的納米凝膠更傾向於與油相相互作用。
圖4.甲苯/水界麵ANGs的膨脹、定位和變形
圖5的主要內容是關於使用Flory-Huggins參數(χ)預測不同油/水乳液係統的相轉變點。作者計算了不同ANG網絡與水和油的相互作用χ值,給出了每個DODA含量下的χ水(與水的相互作用)和χ油(與油的相互作用)。然後,他們使用了χ水-χ油來描述ANG對水或油相的偏好,即如果χ水-χ油為負值,則表示ANG更傾向於與水相相互作用;如果為正值,則表示ANG更傾向於與油相相互作用。通過這種方式,他們能夠預測不同油/水係統中的相轉變點。例如,對於二氯甲烷/水係統,計算結果顯示χ水-χ油在DODA10和DODA20之間變為零,這與實驗觀察到的從O/W乳液到W/O乳液的相轉變點一致。此外,他們還發現,隨著油極性的增加,W/O乳液更容易形成,即需要更親水的ANG和更低的油體積分數。
圖5.Flory−Huggins參數允許預測不同油/水乳液體係的相反轉
總結
本文的創新點在於開發了一種定量方法,通過Flory-Huggins參數預測Pickering乳液的相轉變,為設計新型納米/微凝膠提供了關鍵的結構-性質關係。本文的研究結論是,ANGs的親水性與其乳液穩定性和相轉變行為之間存在明確的定量關係,這為精確控製乳液類型提供了新的途徑。